close
最近聽的三場演講,有兩場是 Andy Warhol 的主辦單位配合 Andy 展所同時舉辦的論壇 我參加的是其中的第二場【當代藝術與生活美學】以及第三場【當代藝術與服飾時尚】講者分別是
 
黃海鳴 (獨立策展人/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系系主任)
程湘如 (頑石文創開發顧問創意總監)
 
盧淑芬 (哈潑時尚Bazaar總編輯)
陳季敏 (服裝設計師)
 
另外一場則是賴聲川與丁乃竺 針對最近準備上檔的 <這兒是香格里拉> 所講的 【我心中的桃花源-談劇場與電影的跨界遊戲】
 
【當代藝術與生活美學】
 
黃老師所說的是一些城市大型活動的經驗分享或者是他的感想,包括台北的犇牛節、華山藝文特區、花火節......
有一個概念是他身為藝術人所關注的,是關於這個城市失落的空間。
失落的空間說的是特別在快速發展的都市中,為了空間利用而築起的大樓,使得明明距離很近的兩個人,卻無法產生交集。又或者像是橫亙在都市中的馬路,用 Google map 遠遠看好像連接著一座城市與一座城市,可是把倍數放大之後來看,很弔詭的,他卻是隔開了馬路兩邊的人們。這些,他稱作失落的空間。
從最近又成為話題的眷村文化,也可以知道,一整個村子大家能熟識成這樣,究竟是為什麼?而我們常常連隔壁巷子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打過招呼?
這也許跟現今社會的生活型態有關,我們過於忙碌,沒有空去經營跟我們沒有利害的人際關係,回到家像是回到城堡,國王以為拉起城門就安全了,卻沒有想過如果大家都拉起的城門,那大家是要防著誰?
從他眼中所看到的事情很單純,一個地方是否成功端賴當初設計者的心態,他提到的是市政府前面每次作為ING 集合地點的兩大塊公園,可是平時這兩塊公園附近沒有住家,在附近也沒有供飲食的地方,更沒有供遊憩的設施景觀,與其說是公園,不如說是市政衙門的私人花園更為恰當。
要只是按照這種步調說下去的話,黃老師真的就要變成邱毅了(註1)。
正如同文字工作者有著對於文字的敏銳,身為策展人自然有他的作法。
 
犇牛節利用光影特效將原本嚴肅的市府門面,披上有如年畫剪紙般的紅色喜氣大衣;又或者在估嶺街辦的封街小活動,讓馬路成為每個人起居的一個空間。(其實可以想想一條街占了多少坪?)雖然簡單來說就是在各處辦許多活動,吸引人潮,讓市民能夠擁有一些共同的話題與記憶。但是策展人所要考慮的,除了這個活動要怎樣吸引人潮之外,更重要的是呈現出一種怎樣的面貌。帶給群眾什麼新的東西?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每次走到市府前,就會想到這裡是 ING 的起點,也是終點。更認真一點回想的話就能想起那天熱鬧的聲音,以及自己微微激動的心跳聲。但是,事實上還是有些辦得不好的活動或者建築的。
 
最常被提起的莫過於台北圓環了,花了錢荒置,在群眾心中產生了負面的共同回憶事小,消滅了之前彌足珍貴的共同回憶才是真正嚴重的事情。要辦類似的活動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呢。
 
這類的活動是可大可小的,黃老師還提到某一年的花火節。從上空來看台北這一個盆地,再靠西邊南北向有淡水河流過分開了台北市和台北縣,本來這條河是隔開了許多東西的,可是那年的花火節,就在那一兩個小時間,不管是在河的哪一邊,不知道同時有多少人閉息專心看著一發發的花火,然後同時間發出各式各樣大同小異的驚嘆聲。我們同時身為觀眾,其實也同時身為表演者,在台北這樣一個大型劇場中亦起演出了完美的一齣戲。我們還都挺有默契的不是嗎?
 
程總監提到的則是藝術品的行銷,透過與藝術家的合作,將一些藝文界的作品,能夠拓展進入市井小民的身邊。簡單的說就是發行周邊商品,可是卻有微妙的不同,以董陽孜的書法為例,當初他在寫書法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些東西有一天會出現在商品上,呈現出另一種風貌,而藝術之於商品,最大的差別在於藝術的情感流(註2)是由作者本身發自內心的呈現出來的東西,與一般商品被要求在某個期限內要趕出來這種被動的創作模式我覺得是最大的差別。
 
程總監希望能夠將藝文界的作品帶入一般的生活,但董陽孜老師卻還要擔心自己的作品被複製之後,還能存有多少自己喜愛的原汁原味,能夠讓兩邊的聲音和諧的共鳴,商品才有可能誕生。
 
【當代藝術與服飾時尚】
 
當代藝術之所以為其名,就在於創作者還在世,我們尊重其創意可能繼續變異的可能性,就不好意思給予分類。 而撇開貴族供養畫師的那段年代,所有藝術家都會面臨到經濟的問題,當代藝術更常被討論的是如何在市場當中獲得青睞。
 
身服裝設計師的陳老師,將自己的服裝作品,不單只是透過走秀,利用自己的創意與其他媒體(攝影)作結合。甚至在一般的T 台上面,陳老師也有著對表演更多的要求,"空間會改變人的思維",用許多的舞台裝置去刺激人的感官,讓人更能貼近/共鳴原本的想法。所以才有在冰宮中展是冬季服裝的表演。在秀場/展場中改變環境的聲音,味道,來讓群眾有更深的體驗。
 
相對於陳老師,盧總編顯得相對的健談,在短短的時間內他為我們介紹了CHANEL、Dior 與藝術界合作的展覽,以及CHANEL 的品牌故事。在這之前,其實我沒有想過女生的一個包包,上面的元件(feature)能夠那樣的傳達設計師的理念。
 
原來所有我們現在熟悉的品牌,都曾經顛覆過他們那個時代的一些東西。以香奈兒為例,香奈兒女士在二戰結束之後崛起,將男裝的元素大膽的加進他的設計當中。以香奈兒2.55 菱格紋經典包為例:背帶的鎖鏈充滿陽剛氣、鎖鍊長度讓人肩背則是來自軍用背包(在這之前女生的包包都是挽在手上的),菱格紋則是軍用舖棉外套的格子。
 
再說商品上的設計,主要的雙扣讓人不會快速的將包包完全打開,也使得使用的的隱私透過較長的開啟時間做到一種保護,於是我們看到配戴這款包的女生永遠都帶著優雅。靠身體側的零錢袋,則讓人在掏零錢的時候,能夠同時展現其從、優雅的一面。
 
如此一來,我們不會看到有任何一位使用這款包包的人,在公車上、在給小費的時候,打開整個包包掏零錢的窘迫模樣。當這項商品販售出去的時候,廣告的效應才正要開始。
 
一項商品的問世,如果成為典範,就註定改變了整個城市的樣貌,不管是自身品牌的大量銷售,或使得其他廠商起而效尤,而改變的也不只是在城市當中增加了 LOGO 而已,例如香奈兒的服裝在二戰結束之後,就改變了所有女人身上的曲線。舉一反三,自行車在這一兩年的崛起也確實改變了城市的樣貌,甚至影響了城市的建設(河濱自行車道的整治),所以說產品在設計的初期,就已經參與了一場大型的行動藝術,而你我,都是其中的表演者。
 
再回到香奈兒與Dior 主辦的兩場藝術展覽,透過藝術家的視野來賦予其產品嶄新的樣貌,無論是嘲諷、解構、建構,都讓我們能夠重獲反省的力量,這樣的藝術,其力量並不亞於文學/電影所帶給我們的震撼。
 
胡志強曾經說過談台中都市行銷的三個步驟:
1. 找到自己的位置/樣貌
2. 讓客人來
3. 讓人再來
 
兩位老師拋出這個議題,其實也是呼應他們的共同領域--服裝,所帶給人們的影響,前面有說到建築、公共藝術、商品帶給整個世界的影響,乍聽之下好像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改變世界的樣貌,可是力量本來就有大有小,其實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己的改變去影響我們周邊的人、事,在家裡也可以利用裝潢,擺飾去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情。
 
【我心中的桃花源-談劇場與電影的跨界遊戲】
 
2/21那天聽完 【當代藝術與服飾時尚】的時候已經 12:40 了,直接趕往光點電影院參加 13:00 與賴導演的約。
暗戀桃花源我是熟悉的,從一開始鞦韆的場景,我可以在心中一路默背到舞台謝幕。這齣舞台劇,後來拍成電影,在學術界廣泛的被討論。據說在一次拷貝在大陸不知流落何方之後,在大陸有將近 1000 場未經授權的演出(也就是山寨版的暗戀桃花源 XD)
 
回顧國片電影的歷史,早期的悲情城市,暗戀桃花源,那段黃金歲月,在好萊塢的崛起之後,國片變成 local 、low end的代名詞,賴導演提到在那個時候,楊導、侯導,都有自己的堅持,想要拍出表達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我們如果用商業電影、藝術電影,來作分類,那時期有許多作品都是屬於藝術電影,用來參加各類影展,獲得不錯的評價,卻無法打動一般大眾的心情。
 
"他們有堅持的高度,那樣的堅持能夠成功是難能可貴的,可是那些堅持也成為了限制"
 
我問了賴導演怎麼看這一兩年國片的興起?他說就如同當初國片突然低迷一樣,現在也莫名其妙的就突然起來了,國片不再背負著local 的汙名是事實,不過我覺得真正成功的原因是,這些所謂的藝術,正從裝飾的金邊的畫框中走出,走進我們的生活中。
 
回到暗戀桃花源,這齣劇本的靈感來自於早期表演舞台的真實情況,賴導去探朋友的班,坐在觀眾席,看著朋友在導另一齣戲,然後突然有幼稚園的老師帶著小朋友,原來他們明天要畢業典禮,然後開始在布幕上面綁氣球,然後演員開始怪導演,導演在那邊發飆。這是原型,另外其實這些元素也很貼近我們的政治文化,兩個理念在一個地方起爭執,卻找不到負責人。早期暗戀桃花源有個很俗的名字叫作"啼笑皆非",後來是因為賴導堅持,所以才有了揚名海外的"暗戀桃花源"。
 
這齣劇本也變成一項經典了,在香港北京演出的兩岸三地版,電影版,在美國演出的外語版,到後來我在舞台看到的明華園版。
 
暗戀的導演在海外找劇組演出暗戀,對著外國人飾演的江濱柳、雲之凡用英文喊:"你....你根本不是甚麼江濱柳.....你也不是什麼雲之凡",江濱柳說:"I'm even not a Chinese" XD(註3)
 
在一項經典背創立之後,就能有許多的變化,去玩這齣戲,在北京和香港演出的兩岸三地版中,暗戀說的是粵語,桃花源說的是標準的京片子,可以想像那種語言的隔閡又勢必在舞台上產生更大的撞擊。
 
其實這場談話比較像是隨聊,沒有明確的主題,但是聽到熟悉的賴導的聲音,看到當年飾演雲之凡的丁乃竺,讓我整個下午都顯得悠閒輕鬆。
 
其實所有故事都是有關連的。
 
Andy Warhol 說"在未來 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黃老師也提到了這點,"這城市就像是舞台或者畫布,而我們正置身其中。"
 
讓我囉嗦一點,藝術這件事情會被我們認為是要去學習的,需要努力才能摸到一點邊,或者是高高在上不可褻玩的。其實正表示我們擁有一份共同記憶,在階層下被統治的過去。不管是中古的歐洲、民國前的中國/台灣,只有吃飽撐著的人才能去管所謂的藝術,貴族、皇室、或者是自民間崛起的中產階級。而生在Andy Warhol 口中的未來的我們,大家正無意識的解構這其中的階層,使得我們都飾演著大型表演當中的一個角色。
 
我覺得這是普普藝術的重點,以前藝術品在美術館希望你受到震撼之後,改變你周圍的東西;現在的藝術品不在這樣從容了,文化快速的步調,影響這些藝術品的文化,他們急著要改變人們的想法,更有甚者,直接告訴你 :"你就是一件藝術品。"
 
於是,商品與購買者的角色開始模糊了,我們以為我們買了商品,但事實上也許我們正成為這個商品的活廣告。
 
之前說到藝術與商品的差別,藝術家發自內心將內心的那些真善美具體的表達出來;設計師則是試著將市場的需求表達出來,但其中不變的是他們所付出的創意與心血。
 
你準備好你的十五分鐘了嗎?
 
 
註1:黃老師長的有點像邱毅,還被我笑說他們是不是有團購假髮 XD
註2:情感流是我自己發明的詞啦,相對應於工科所說的供應鏈價值流,其實我們也可以討論所謂的情感流。
註3:原本江濱柳是沒有這句台詞的。

 p.s. 光點電影院 2/28 是丁乃箏來說他的電影喔... 一起來文藝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